从生化校本实验教材的编写与使用谈起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中职生化教学使用的规划教材是艾旭光主编的《生物化学基础》,该教材得到普遍认可与好评。但在我校生化实验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,究其原因,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不适应素质教
中职生化教学使用的规划教材是艾旭光主编的《生物化学基础》,该教材得到普遍认可与好评。但在我校生化实验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,究其原因,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不适应素质教育所致。
为此,我们在2016年的生化实验教学中尝试了PBL教学,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校本实验教材。2017年以“互联网+PBL在中职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”为题,申报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立项课题并获得立项。前期实践证明,PBL实验教学在合作学习、交流协作和探究创新方面优于传统的实验教学,其教学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,取决于校本实验教材的编写质量和使用方法,下面谈一谈编写与使用的体会。
1 编写校本教材的原因
1.1 因材施教的需要
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提示:我校学生的化学基础差,课前缺少预习,自学能力不强,多数学生不会计算浓度,不会配制溶液,不能正确使用天平、容量瓶和刻度吸管,严重影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。受学时和篇幅所限,有些重要内容,如实验室规则、实验室安全守则和仪器的使用等未写入规划教材,不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,教师在课堂上若不讲授,则实验无法进行,甚至发生安全事故。每次实验只有80分钟,教师讲授过多会占用学生大量操作时间,影响实验的完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。
针对上述情况,有必要编写校本实验教材,增补浓度的计算、溶液的配制和仪器的使用等内容,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学将其学会,以补齐学习上的短板。故校本实验教材的编写是因材施教的需要。
1.2 PBL实验教学的需要
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、交流协作和探究创新能力,为此我们尝试了PBL实验教学。由于规划教材与PBL教学不匹配,因此编写与之配套的校本实验教材也是PBL实验教学的需要。
2 编写校本教材的方法
2.1 自学部分的编写
自学部分包括实验室规则、实验室安全守则、仪器(721分光光度计、微量移液器、电子天平、恒温水浴箱、托盘天平)和玻璃量器(容量瓶、刻度吸管)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。编写以实用、够用为原则,用多少,写多少,言简意赅,通俗易懂。学生只需少量时间就能学会,不过多增加课外负担。例如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编写如下。
使用方法:(1)开机预热30分钟。(2)转动波长旋钮,观察波长显示窗,调整至所需的测试波长。(3)按功能键(MODE),切换至T(透射比)模式。(4)置入黑体,进入光路,合上样品室盖,按“0%T”键,使仪器显示00.0后取出黑体。(5)按功能键(MODE),切换至A(吸光度)模式。(6)置入参比样品,按“100%T”键,使仪器显示“BL”,延时数秒后便显示“-.000”。(7)置入待测样品,读取测试数据。(8)测试完毕,关闭开关,取下电源插头。(9)取出比色皿,清洗擦干放好,合上样品室盖。
注意事项:拿取比色皿时,拿其毛玻璃面,用所盛溶液冲洗2~3次后,盛装溶液置2/3处,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。
2.2 实验部分的编写
校本教材的实验次数和实验学时同规划教材,分别为3次、6学时。由于规划教材中的3个实验均为测量数据类实验,方法雷同,类型单一,我们保留其中的“血清总蛋白测定”和“血清葡萄糖测定”,用学生自主设计的探究性或验证性实验如“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”“验证胰岛素降血糖作用”等代替“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”。实验部分的编写就是编写教学案例,是校本实验教材编写的重点和难点。下面是实验“血清总蛋白测定”的教学案例编写过程。
首先确定案例的题目。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经常到医院不同科室见习,对临床见习不陌生,故将该案例命名为《见习》,便于在剧幕间“穿针引线”,把几个独立的剧情连成一体。其次确定案例的幕数:3幕。再次确定案例的教学目标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、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三部分,目标的确定应打破学课限制,用血浆蛋白这一主线将学过或未学过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。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:知识目标。熟悉内环境的概念、稳态的概念和意义,掌握血浆蛋白的分类、功能和正常值,掌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及生理作用,熟悉水肿的机制,了解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浆蛋白的变化。能力目标。熟练掌握血清的制备方法,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,学会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操作技术,了解静脉采血法。德育目标。撰写有关肝脏、肾脏保健与疾病预防的小品文,能进行科普宣传。教学目标不写入教材,只用于案例的编写、案例讨论时的启发和导学。最后编写每幕的剧情,最好用拟人手法或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编写,既要引人入胜,又要隐含医学问题,让学生进行问题式学习,具体案例《见习》如下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生化药物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hywzz.cn/qikandaodu/2021/0313/518.html